火辣辣的伏天馬上就要到了,常言道,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,三伏是一年里最炎熱的時期根據“天人合一”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理論,每年三伏季節天地間陽氣正旺之時是進行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時機!
我院針灸推拿科堅持開展“冬病夏治穴位貼敷”療法經驗豐富,效果顯著,深受廣大患者好評,2023年三伏貼即將開始預約……
就診地址:墨江縣中醫醫院2號住院綜合樓一、二樓針灸推拿科。
就診時間:一樓門診部周一至周日(8:00-17:00)
二樓住院部周一至周日(全天)
咨詢電話:0879-4238224
三伏貼最佳貼敷時間表
初伏貼 (免費) | 7月11日——7月20日(10天) |
中伏貼 (免費) | 7月21日——7月31日(11天) |
加強貼 | 7月31日——8月9日(10天) |
末伏貼 | 8月10日——8月19日(10天) |
冬病夏治
【冬病】是指在秋、冬季容易發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類疾病,這些疾病發生的根本,在于寒濕伏邪和陽氣受損。
【夏治】是指在夏季借自然界的旺盛陽氣和人體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,通過內服、外敷或食療等中醫傳統方法,生發人體內的陽氣,培本固元,驅除體內之寒邪,增強抗病能力,減少其在秋、冬季節的發作次數或減輕發作程度,從而達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
【冬病夏治】所謂冬病夏治是指夏季最熱的三伏天期間,人體的陽氣最盛,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,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,驅散體內寒氣,調整陰陽,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
“三伏貼”是根據中醫理論,在全年氣溫最高、陽氣最旺的夏至后“三伏”期間,選用具有辛溫、祛寒、通經等功效的藥物以人體背部的臟腑俞穴為主要穴位進行貼敷,達到防病治病目的。是中醫學“天人合一”整體觀和“未病先防”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。
三伏貼的作用原理
方藥作用:中藥穴位貼敷通過藥物的發散走竄,借助腧穴,透入肌膚,憑借諸穴部位對藥物進行吸收;
經絡腧穴作用:經絡的傳導和調整,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,以達到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;
節氣作用:“熱在三伏”,在三伏天應用貼敷療法,機制體現“春夏養陽”,充實人體真元之氣,保持機體陰陽平衡,以其順應自然界的變化,獲得人與自然的統一。
三伏貼的功效
三伏貼的功效“疏通經絡,調理氣血,寬胸降氣,健脾和胃,鼓舞陽氣,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,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,從而達到振奮陽氣、促進血液循環、祛除寒邪。
三伏貼的適應癥
1.呼吸系統疾病,如:反復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支氣管炎;
2.消化系統疾病,如:虛寒性胃痛、慢性腸胃炎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;
3.骨關節疾病,如: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、強直性脊柱炎、膝關節病、腰疼痛、頸椎病等;
4.小兒疾病,如:消化不良、體虛易感、哮喘、生長發育遲緩;
5.婦產科疾病,如:痛經、產后頭痛、產后風、宮寒癥等;
6.調理(治未?。?,如:各種體虛、寒癥者、免疫力低下者;
7.寒邪入侵引發的頸肩腰腿疼。
貼敷療程
“冬病夏治三伏貼”是遠期療效,一般三年為一個療程,并非立竿見影,不會貼敷1次就能立即見效。一定要有時間和次數的保證,不能急功近利,不能因為沒看到即時的治療效果,或稍微見效就放棄治療。
三伏貼的注意事項
1.三伏貼貼敷時間宜在晴天上午,一般成人貼敷6-8小時,兒童2-4小時(個別需遵貼敷現場醫囑)。
2.三伏貼具有一定藥性,貼敷后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、輕度搔癢,均為正常反應。
3.要記住保持貼藥處的干燥,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,否則寒氣入侵體內。
4.貼三伏貼期間,注意不宜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的食物,也不要吃高蛋白、蝦蟹類海鮮。
5.三伏貼后要少吃冷飲,冷飲不但傷及脾胃,還會導致體內的寒氣凝滯,影響療效。
6.三伏貼要長期堅持,即連續貼敷3年以上。因為三伏敷貼不是特效藥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,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起效。
7.貼敷的慢性病患者,不要盲目減藥、停藥,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